一边手机搜索着北京市垃圾分类标准,一边提着垃圾袋等待分拣员检查,一边保持着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自5月1日起,这成为在京人员生活的日常。
垃圾分类是北京市自上而下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金隅智造工场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以金隅集团的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为指导,发挥国企担当,把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分类监管、教育培训等工作落细落实,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产业中枢的优势,强化主体意识,责任到人、全力推进,上“新”了智能垃圾柜。
主流媒体报道
配备了液晶屏和麦克风的智能垃圾柜落地在园区的核心区域,语音搜索、感应开门、人脸识别溯源……各种“硬核科技”加持,让垃圾分类更加方便简洁,智能垃圾桶还可切换为“感应投放”模式,只要用户站在相对应的垃圾桶前,上方的挡板便会感应打开,垃圾箱满时会有红灯报警,有效解决了垃圾分类的人工监管环节,提升了园区配套服务的“科技范儿”,更开创海淀区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成为各大媒体焦点。与此同时,金隅智造工场再接再厉,通过全员参会培训、全维宣传覆盖、全线设备更新、全时段严格监管等举措,争做金隅集团垃圾分类的标兵典范,继续推进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落实。
让智造园区彰显“科技范儿”,让园区运营植入科技基因,让智能科技融入应用场景,中关村科学城金隅智造工场不仅将“智能基因”贯穿到园区运维的日常,更是聚焦智能制造产业,深度赋能企业的发展。
搭载中关村科学城 智造中枢引凤至
从金隅智造工场到“中关村科学城-金隅智造工场”,中关村科学城的“冠名”,既是对园区的实力认证,也对园区产业发展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2019年随着“中关村科学城-金隅智造工场”正式挂牌,园区与各类社会组织深入合作,聚焦大信息与智能制造领域,以高度的产业聚集和融合,使园区内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并拓展,从而提高园区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目前,园区已在“大信息及智能制造”领域构建起“一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两个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三家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四家智能制造行业‘独角兽’、多条科技产业链环节”的高精尖产业客户格局,园区智能制造产业规模效应已经显现。
打造智造产业全生态 赋能企业全周期
既要种好梧桐引凤至,也要引凤筑巢留下来。金隅智造工场深研智能制造企业在科技研发、企业孵化、政策对接、金融投资、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的实际需求,构建起“I立方”智慧化运营服务平台,打造以五大服务链条、五大产业链条和八大公共服务平台并举的“5+5+8”产业服务模式,并以此为核心,协同政府、入园企业与科研院所,依托金隅集团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园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运营理念,形成园区物理空间与产业空间的双闭环格局,致力于服务客户企业全生命周期,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经营的痛点,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目前,园区已与十余家第三方服务机构达成战略合作,着眼产业技术服务、产业引导基金等运营服务,从工商财税法、知识产权、金融、科技创新、政策申报、国际化合作、实验平台对接等方面着重为企业提供优质资源。
加速智造成果转化,智造园区尽显“科技范儿“
金隅智造工场充分利用园区内科技企业的资源优势与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平台优势,与部分园区内外的科技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科学技术与产业成果的应用场景合作。在园区里,自动行走的新石器移动配送车、酷炫的威视智能巡逻机器人、无人驾驶就能自动充电的代步车、云知声的语音识别系统……那些科幻大片里的未来场景,在这里已经习以为常,“科技范儿“已经成为园区的新标签。
除此之外,园区还与启迪创慧实验室等机构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联合建立成果转化平台及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客户企业及智能制造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的实验、检验、测试平台,促成客户的科创成果转化和产品落地、入市;园区与客户企业国能日新共同建设微电网实验室,将新能源应用场景在园区内落地,既能够通过光伏发电实现园区的节能降耗,也能为企业在其控制系统软件研发方面提供检验、检测、升级改造的实验平台。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园区智造精英对健康、休闲、消费的需求,园区内精心打造了7*24H美好办公生活圈,开园以来,园区的招商工作更是将企业招商与商业招商并重展开,在园区中心地带建设了超大面积、横贯东西的S5商业楼,设有健身中心、慢跑道室外球场、休闲商业区、科技秀场等功能区域,同时引进各类商业配套品牌,涵盖餐饮、图书馆、药店、零售等业态,涵盖罗森便利店、云小馆、网易严选等二十余个商业品牌。同时,注重企业员工的业余生活,定期举办各类形式的趣味互动,来丰富员工生活。
作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创新中心,金隅智造工场打破园区与企业之间以往甲乙双方的合作模式,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与企业共合作、共成长,以园区为科创主场和科技成果秀场,提升企业科创活力。未来,金隅智造工场将拓展思路、创新模式、跨界融合,以智能制造新中枢为使命,继续探索和发现智造产业运营服务的更多可能。